服务热线:0312-3182222
河北中西艺术设计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新闻
News
首页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News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

发布时间:2020-01-06 14:14:42
 一、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河北中西艺术设计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95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特色普通中专。学校设有三年制,在校生共有416人。 
学校占地面积82亩,现有校舍建筑总面积48000平米。各种建筑均符合建筑标准,安全实用。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建有综合教学楼1栋、文化艺术广场、球类运动场、雕塑广场各1个、教工公寓1栋、男生公寓2栋、女生公寓4栋、学生餐厅、教工餐厅各1个,各类教室、画室95个;同时学校专用教室配备齐全,建有雕塑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书法工作室、微机室2个、电子阅览室2个、语音室2个、乒乓球室1个、形体训练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美术阅览室1个、音乐教室2个、史地教室1个、美术教室44个、劳技教室1个、演播厅1个、心理咨询室4个、校园广播站1个、报告厅1个、展厅2个。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1.2 学生情况
1.2.1 近三年学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
近几年来,我校在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狠抓中职招生工作,确保了学校发展规模。2019年,我校招生63人,毕业生561人,在校生总计416人。
1.2.2 在校生结构
一是男女结构。在校男生占45.57%,女生占54.43%,女生略高于男生。
二是来源结构。我校农村学生占比大幅高于城镇学生,反映出中职学生家庭情况以农村农民家庭为主。
三是民族结构。学生以汉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只有43个。 
四是专业结构。我校学生主要集中在美术绘画、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1.2.3 近三年学生巩固率
近三年来,在自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丰富课程体系,打造自本课堂,以优质的教学质量、有效实用的教育内容吸引学生。同时,通过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用心关爱学生,以丰富的校园生活、良好的学习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留住学生。让学生在充实有趣的学习生活中学到真本领,掌握一技之长,并在学校的温暖关怀中不断健康成长成才,真正做到“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近三年学生巩固率得到稳步提升。
1.3 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416人,我校现有校级领导1人,文化专职教师137人,美术专职教师43人,教辅人员54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老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文化教师专职的比率为100%,美术教师全部是八大美院毕业生,其中清华大学2人,中央美术学院7人。我校每一学科均有省级骨干教师。初中教师全部达标,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100%。高中教师100%达到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有32人。我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签订聘用合同。教师的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所有教师都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1.4 设施设备
1、电教仪器
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32个,各类电教器材和电教软件均按国家颁发的《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齐达标。目前校园网络接入计算机已达310台。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视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2、体育、卫生器材
学校按照河北省教委颁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中学生卫生室器械与设备目录》中的标准,已配齐体育卫生器材,建立保健室一个。
3、音乐、劳动课器材
音乐、劳技课教学器材均按照标准配齐,并有一个装备合唱团、舞蹈队所必备的乐器和学校开展正常文娱活动的常用乐器。学校根据特色办学的需要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的要求专门配备了雕塑、国画、油画、书法及外出写生等所需的劳技器材。
4、图书和阅览室设备
我校图书资源分散至各班级和各办公室。共有年级书吧3个,班级图书角32个,处室办公室等设图书角30余个。我校还组织了图书漂流活动,共享图书资源。共计拥有图书5万余册。
 
二、学生发展
学校坚持“升学有路,就业有门”办学模式,围绕应用型本科升学、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和订单班就业三个培养方向,狠抓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技能实训课三类课堂教学,通过德育实践周、学生社团活动、文明礼仪等活动,积极实施“一标”(体育与健康达标)、“三格”(职业道德、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实习实训课合格)、“四证”(普通话、计算机操作员、两个专业等级证)的毕业生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2.1 学生素质
思想政治状况整体良好,毕业率、专业合格率连续两年100%。文化课合格率较上年提高三个百分点。但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已经完成2019年体测数据上报工作。
学生五率情况:思想政治状况合格率95%;文化课合格率86%;专业技能合格率98%;体测合格率88% ;毕业率96%。
2.2 在校体验
为做好学校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编制工作,2019年9月,我们制定了“河北中西艺术设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各年级总计20个班,发放问卷416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40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6.2%。
理论学习满意度90%;专业学习满意度95%;实习实训满意度9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1%;生活满意度92%;校园安全满意度96%。
2.3 资助情况
2019年上半年免学费资金923450元,享受免学费308人,发放资金923450元;助学金11800元,享受助学金学生118人,发放资金11800元。下半年免学费资金986700元,享受免学费858人,发放资金986700元;助学金10000元,享受助学金学生100人,发放资金10000元.;校内资助发放资金3.2万元,惠及学生人。
2.4 就业质量
2019年,我校总计毕业生561人,升入本、专科高等学校555人,升学率93.8%。
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就业率较高(含升学人数),为93.8%。 
2.5 职业发展
针对用人需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分析、讨论、认证,我们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企业岗位工作群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对既有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不断完善,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围绕技能和素养双核心,积极实现校企“共育”。
 
三、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
2019年,我校共开设美术绘画、美术设计与制作2个专业,通过与高考接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考入理想大学。 
3.2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按照十九大教育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特别是在自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打造学校品牌,努力办好美术特色中专。
一是创造性的提出“自教育”思想。基于24年的办学实践与思考,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政策,创造性的提出“自教育思想”, 该思想涵盖文化、课程、课堂、管理、教师发展及学生成长等方方面面,是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是创新课程建构体系。研发了适应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选择的自教育课程体系。自教育课程以终身发展与完整成长为总目标,通过德、智、体、美、劳及综合素养六大核心课程模块,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群中不断明晰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意识、确立自我形象、增强自我力量,真正实现自知、自信、自律、自强。
三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自本课堂模式,“自本课堂”以“学习者”的姿态关注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成为课堂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最大限度地把时间、空间、权利、自由、快乐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为学情不同、性格各异的鲜活个体予以关注。注重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将抽象的、整体的、粗放的学转化为具体的、个体的、精细的学,关注学科素养的落地,关注学生是否“会学”。
3.3 教师培养培训
2019 年,我校进一步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
在教师成长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链(日反思会、周成长课、月成长汇、学期成长节)与自成长链(自育、他育、博育),助力教师观念更新与理念内化。学校坚持把专家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实践“引进来”和教师“走出去”培训、参观、考察相结合,获得信息的途径大幅度增加。依托名师讲座,对接专家资源,提升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开拓了思路,促进了成长。
学校每年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围绕学校文化建设、教师生涯规划、高考改革、解读名校、教师专业研修、学校安全管理等专题为全校教师带来十余场精彩报告。通过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与实践分享,帮助教师深化理解,将所学内容融入到自身教育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与教学质量。
学校还每年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二十余次,开阔眼界,更新教学观念,新教师入职接收长达3个月的各项培训。学校有专项的教师培训资金和奖励制度,每年培训经费投入100余万元,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10%以上,保障和激励教师继续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和教科研水平,推动了学校新课改实施、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3.4 规范管理情况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发现管理过程中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师生的行为,虽然可以确保学校有序的发展,但过多强制约束压制了师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被动的工作、学生被动的学习,师生成长动力不足,学校发展的活力得不到释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管理者逐渐在制度的约束下强调民主意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以自下而上的公约形式,激活学校各基层组织的活力,由制度下的“要我做”转变为公约下的“我要做”,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大化发挥出来时,便会激发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由集体公约走向个人自主承诺,由“我要做”转变为“我愿做”,真正实现学校治理。
目前,围绕着“自定标准、自主承诺、自定奖惩、自查互查、自评互评”的自教育管理二十字方针,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个人承诺和集体公约,每一名师生都是学校的管理者,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促进学校健康有序、生机勃勃的发展
一是队伍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做好党政班子梯队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落实教职工坐班制与行政值班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更新师德观念,规范执教行为,不断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不断提高社会和家长对教师从教行为的满意程度。严格规范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德育为先”的思想,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健全班主任培养机制,建立班主任资源库,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突出课堂教学的学科渗透,以活动为载体,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水平。强化常规管理,落实量化考核。
二是教学管理。学校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两个核心,创造性地采用“任务驱动”、“模块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生态导学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采取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技能教学,保证了教、学、做合一、教练结合,推行“一标(体育与健康达标)、三格(职业道德、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实习实训课合格)、四证(普通话、计算机操作员、两个专业等级证)”毕业生标准。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科学可行的发展指导,实行一人一目标,一科一方案,一生一辅导。任课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文化成绩、专业水平,对美术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长、社会需求,让学生选定发展方向,报考名校的目标。在教学上采取分类培养、分化目标、分级管理的模式,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做到因人施教,因异施教。
三是学生管理。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建立德育导师下联系寝室制度,定期与学生交流,开好座谈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每学期开展导师家访育人活动,每学年对高一新生实施全面大家访活动,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狠抓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和做人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突出课堂教学的学科渗透,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水平。认真实践“立德树人”,努力推行“全员导师育人”,各班轮流参加 “德育实践周”。组建各类社团(技能类、文化艺术类、体育活动类37 个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技能素养。
四是安全管理。学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实行一岗双责制。即班主任既是班级教育教学责任人,又是安全责任人。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明确了责任人。坚持校级领导值班制度和安全例会制度,进行多重安全工作检查与督导,制定出了各种安全工作紧急预案,使安全工作制度化。学校有19名以退伍军人和大学生为主组成的教官队伍,执行力强,在自教育思想引领下,完成了从保安到教官的转变。
五是科研管理。成立专门的科研处,开展教育科研,走科研成长之路。学校遵循“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服务教育教学实践”的原则,秉承“教研结合”的科研策略,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在自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教师逐步建立起了科研意识,踊跃申报学校的小课题,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出成果、事事可研究、事事要研究”的良好氛围,全体教师在学习状态下工作,在科研状态下成长。为了帮助教师们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及遇到的困难,学校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老师们进行指导,为教师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目前学校承担四项省级课题,八项市级课题,教师发表文章20余篇。
六是后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支出制度,做好“三公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建好资产台帐和收费电子系统,明确学校资产使用管护责任。强化对学校基建、维修、物品采购的监督审计工作,做到合乎程序,使用透明,并接受职代会民主监督。强化班级财产管理,教育引导督促师生,厉行节约,充分提高财产的使用功效。加强对后勤社会化的监管工作,严格监管饮食安全,提升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好中职生的资助政策,建立详细信息资料库,做好贫困生学费减免、送温暖等工作。积极参与新校区建设,做好新校区规划与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的合理利用。
3.5 德育工作情况
3.5.1 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共开设理想信念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生态文明课程、生理与心理课程。通过多样化课程设置和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高尚人格,激发“我愿做”的觉醒。
3.5.2 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精神尺码。自教育学校文化体现在精神层面,在于充分彰显校长、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希望培养每一个个体的自我教育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自发的向好求善的追求,顺应个体自身的发展需求、发展动力与发展潜能,自然而然,以文化人,从人本身出发,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
办学愿景:为全球学校贡献价值
办学定位:全球美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
学校使命:为未来的画家、设计大师奠基
          为未来的课改专家、教育家铸魂
校训:自己创造未来
校风:自由自在  自觉自愿  自治自励  自立自强
教风:自觉觉人  自省省人  自律律人  自利利人
学风:自学自悟  自动自发  自始至终  自然而然
二是规则意识。学校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自主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引导师生参与制定规则,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同时教师以身作则遵守规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规则意识,引导学生注重规则的制定、应用和遵守。此外,加强学校和家长、社会的协同育人,增强教育合力。师生在自教育文化氛围的熏陶濡染下认同规则、接受规则、趋同于规则,并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规则意识,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三是物质载体。学校所有的环境建设、文化布置都体现人的存在,一切服务于人的成长,促使育人“场”的形成,让师生在自教育的文化场中自我化育,自我成长。如教室、楼道、宿舍、卫生间文化建设及校歌、校徽、校旗、校服的设计等。
四是行为表现。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行为自觉和反思成长两方面。在行动中彰显自觉。具体体现在校长、教师、学生三类主体对生命意义的自觉、对教育价值的自觉、对理论思维的自觉和对实践探索的自觉。在反思中落地成长。通过形成反思的氛围、明确反思的参照、创设反思的平台、拓展反思的形式,给师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制,激发师生内在潜力,实现师生的自主成长。
3.5.3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处领导级部依托家长资源,形成家校共建合力。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发14节家长课程。家长自发筹备、主持家长会3次、成人礼1次。级部打造班级文化,重构幸福教室,打造了学生的学习场、生活场。组织了升旗、开学典礼、服装节、成人礼、联欢会等活动,研发了节日课程、劳育体验课程、自主设计校服、校旗、校徽课程,在活动课程中培养师生六大关键能力。并严格按照保定市教育局创城办要求开展了“学雷锋纪念日”、“向国旗敬礼”、“世界艾滋病日”等文明创建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学生参与率达100%。
3.5.4 开展德育导师育人活动 
我校聘任德育导师65人,他们通过对受导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方法、心理成长、生活情感、特长培养等方面的关注与培育,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格局,使“关爱每一位学生”由口号转变为积极的实践。同时因德育导师定期的家访联络活动,使得学校与学生家长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学校的形象也在社会中得到大力提升。
3.6 党建情况
党支部现有党员76人,其中本科学历的党员42名,占党员总数的55%,研究生学历的党员24名,占党员总数的32%。党组织健全,设有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纪检委员、统战委员各一人。同时将全部党员分为八个党小组,每组设一名党小组长,由党小组长建立本组微信群,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支部始终将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作为支部党建的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十九大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了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坚持会议集中学习与党员平时自学紧密结合,将教育融入日常党建工作。同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发展和广大师生谋福利,不断强化每一位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完整的服务工作体系,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改善工作作风,打造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长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并对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开拓党建工作思路,打造创新型党组织。在校长的引领下,党支部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党建工作品牌(1+N模式),通过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会,党建促教学,党建加互联网,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围绕党建做科研,形成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引领和全体党员、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建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校企合作
对接高校工程走向深入,生源基地校建设达到36所。 同时,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上海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挂牌事宜正在落实之中。
4.1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非常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修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适时修订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鲜明特色: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创设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情境,理实一体化,突出实践性,每年两次外出写生,参与景色绘画、网页设计等科目。利用节假日,参与社会实践,为农村、企业、社区的公益宣传服务。访问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赴英国参观大英博物馆;访谈学院教授、杰出校友;参观国内外高端画展,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高品质追求。
 
五、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培育技能人才,提升人力素质,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宗旨,初步形成“升学有路,就业有门”的格局,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兴校、品牌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知识技能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育人指导思想,坚持“中职为本,多元办学,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目前学校有“网页美术设计”、“美术绘画”“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4 个重点专业,为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大与企业合作交流,重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前移教学课堂至企业岗位,从而使教学过程与升学之间实现“零距离”对接。
5.2 社会服务
我校开展国画、毛笔字等专业课,利用我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到社区等服务机构进行展示与义务劳动等活动。
 
六、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我校为民办校,自主盈亏。
6.2 政策措施
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住权,克服困难,每年在教师薪资上给予优先,近5年来每年都有许多新教师入职,学校根据需要,自主招聘教师,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形象。
 
七、特色创新
成立名师工作室,前置大学课程。聘请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天津美院院长为顾问,指导专业教学思路、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并将大学的部分课程前置,成功实现了与高校的对接。设置的部分大学课程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 、服装、漆画、摄影、动漫等,这些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根据教师在大学所学专业,针对性地开设专业拓展小课题,如:环境艺术课题,引导学生打造想象中的特色校园;室内设计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教室、宿舍和楼道的设计、装修等,既做到了学以致用,又实现了与大学课程的衔接。
实行走课制,让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工作室指导老师关注学生专业发展动向,将走课学生的专业成绩及时与专业教师和班主任沟通,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提供准确的咨询。每年各工作室轮回举办学生和教师作品成果展。在工作室里学生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和创作潜能,创作着自己中意的作品,很多作品入选市、省乃至国家级画展。这种走课,创造着民主、开放、竞争、和谐的教育情境,开阔着学生的艺术视野,尝试和掌握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能,巩固和提高了专业兴趣的层次。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 教育教学
问题:自本课堂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课堂上的创新、生成比较少,存在循规蹈矩的情况,师生的课堂获得还比较少;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弱,课程体系仍不完善,五育课程、五育融合课程、文化美育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措施:自本课堂升级换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自本课堂的课型及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反复实践、创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完善课程理念,优化课程结构,丰富专业校本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及发展需要,研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大课程群。
8.2 科研工作
问题:科研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有关课题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制度不够完善;对课题和校本培训关注比较多,开展的工作也比较多,但对校本教研的关注相对较少,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和相关工作的开展。
措施:继续扎实推进科研工作,以自教育的研究为基础,调动学校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增加科研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和学校小课题,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支持。
8.3 教师成长
问题:教师成长体系即教师成长链和自成长链没有体现分层,目前的教师成长主要以集体成长的方式为主,教师自成长链开发不够丰富。
措施: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师成长链和教师自成长链,丰富内容,拓展途径,使其真正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提高教师工资增幅,拓宽教师调资渠道,积极开展凝聚工程,提高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为教师成长提供保障。
Copyright 2018 河北中西艺术设计中等专业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4077641号-1